行业搜索引擎
【高考专题】六所知名高校,增设“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今年首次招生
创建时间: 2025-04-14 16:37:56         浏览量:6

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我国积极拓展和加快低空经济领域布局。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更新显示,发改委正式设立“低空司”。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低空经济” 与 “商业航天” 并列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明确提出 “建立全链条治理机制”。

全国首批仅6所!今年首次招生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的重要策源地,是“低空经济”战略布局中至为关键的基础环节。

去年年底,教育部网站公示:全国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并将于今年启动首次招生。

六所学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均是实力强劲的“双一流”高校。根据教育部公开的申报材料,上述6所学校计划年度招生人数共计360人。

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

据悉,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位。

“‘低空技术与工程’在边界上与这些专业有交叉,但涉及的低空经济相关领域范围更广、应用场景更新,技术应用更加综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丛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新质生产力催生的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5G通信等技术,带动航空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链迭代升级,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领域。其相关产业链长、应用场景丰富,覆盖制造、基建、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校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专业布局,不仅将推进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还将为行业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如在低空有人/无人飞行器相关院所、低空产业企业从事研发、制造、运营等工作,也可在低空管理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与规划。

低空经济产业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拟由无人系统研究院牵头,联合飞行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和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设,涉及“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五个一级学科。

学校将依托强大科研实力和教育资源,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上,有微积分、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课程,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力学、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等专业课程。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通用低空飞行器、新能源飞行器以及新概念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动力以及低空交通管理等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在低空经济相关领域从事飞行器系统的理论研究、设计与开发、实验研究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招生办负责人表示,该专业在“宇航与机电类”这个大类中进行招生,设立“低空技术班”,拟开设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低空综合交通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将计算机与低空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侧重培养低空飞行器的网络通信、安全管控等方面人才。

同时,学校建设的第三代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涵盖了1000多台教学台式机、教学用服务器、专用基站、无人机及其配套的路由器等,可以作为教学实验的基础设备,为该专业学生提供空中、地面等空天地一体化的实验环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师资力量,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三个“双一流”学科,以及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批复的第一个电磁频谱研究院等航空、航天、民航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低空领域科教创新资源、高端人才资源的重要集聚地,为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全学科覆盖、全要素融合的优势。

学校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计划年度招生人数30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国家低空经济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培养掌握低空飞行器系统的核心技术,能够创新地解决低空技术在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监管等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展低空系统规划与管理、低空载具空地协同与智能控制、低空载具数字检测与适航管理、低空飞行服务与安全保障等工程应用和前沿科学研究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将依托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的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5个省级科研平台和7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为该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及硬件支撑。

学校为新专业的实践课程要求制定了明确的标准。据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依托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该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在实验室、低空飞行场地等地进行,包括飞行器、智联网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和运营等。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开设这一专业,是建立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高度交叉、深度融合、产学研结合的新兴学科体系,将研究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行与保障等关键科学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教授刘贞报提到,低空航空器是低空技术主要的应用载体与理论来源,可以开展翼身融合布局、分布式推进系统布局等新型气动布局技术研究。

该校教务部部长王海鹏提到,未来,学校准备将总师特质内涵融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
低空经济资源网

低空经济资源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快速链接
QUICK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