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搜索引擎
中国民航大学承办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前沿论坛
创建时间: 2024-11-11 15:00:00         浏览量:31

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民航大学承办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以下简称“两机”)基础科学前沿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徐惠彬,天津市副市长张玲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委书记邢涛,以及21位两院院士出席开幕式。中国民航大学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大会执行主席丁水汀主持开幕式并作特邀报告。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教育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领导,以及“两机”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学生代表共计10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徐惠彬院士在致辞中表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前沿论坛是“两机”基础科学中心着力打造的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近百位“两机”技术研究领域领军人才,特别是一大批青年才俊进行创新成果分享,超千人规模的“两机”专家同行参与学术交流,充分彰显了“两机”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热度和广泛影响。

张玲在致辞中表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两机”基础科学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面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形成了新原理构型等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和国民经济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扎根津沽大地,发起成立了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瞄准未来空天科技前沿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围绕民机安全性与适航、民航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打造了低空体系安全、SAF和大飞机运维三大工程,不断探索空天技术攻关,为建设新型空天产业贡献了力量。希望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为推进“两机”基础科学,加强与天津科技产业和教育的合作,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

在大会主论坛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设计师陈勇作“国产喷气客机关键技术与展望”报告;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程荣辉作“先进航空发动机综合控温技术”报告;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总设计师黄维娜作“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发展”报告;丁水汀作“双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技术进展”报告。尹泽勇院士、陶智院士、闫楚良院士、宫声凯院士分别为四位报告人颁发大会特邀报告证书。

4日下午至5日,大会设分论坛和分会场,国内航空发动机材料研制、生产、应用领域骨干单位的众多顶尖专家和学者,深入研讨了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趋势、科学前沿及关键技术,聚焦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探讨重点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交流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的学术成果及最新应用。中国民航大学马昕教授、孙爽教授、刘洪丽教授、邓武教授、洪志亮副教授等人作分论坛和分会场报告。论坛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民航大学积极吸引汇聚国内外科研资源,主动支撑国家科技发展和战略需求,持续跟进工信部重大专项的项目进展,切实促进民航运输业与航空制造业有机融合。“十三五”期间,学校已在“大飞机专项”中率先开展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研究,牵头围绕“电子控制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结构”开展适航审定关键技术研究。在积极承担“大飞机专项”和“民机专项”的基础上,学校还参与了“两机专项”重点研究项目论证工作,主要开展“宽适应性高负荷低压涡轮流动机理与设计调节方法”和“超宽可调范围风扇气动设计与调节方法”等基础理论研究。

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立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坚持“超前探索、领先创新、夯实基础、支撑发展”的理念,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着力建设民机安全性与适航、空域融合安全运行、未来机场与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与智能网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五大研究院,创建航空法学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五纵一横一园”科技发展新格局,协同打造航空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低空经济资源网

低空经济资源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快速链接
QUICK LINKS